地球上95%的食物都来源于土壤,大家吃进肚子里的每一样食物可能都和“土”密切相关:拥有干净、肥沃、天然无污染的土壤,才有可能种植出优质的农作物,才可能生产出良好的粮油米面。简言之,土壤是“农田到餐桌”的关键,是源头。
4月11日,可持续“李”想计划第3站走进成都市天府社创中心,向周边社区居民科普关于土壤保护、生物多样性生态营造的环保知识。通过了解土壤、种植土味情“花”,修复土壤环境,感知李锦记作为百年企业的可持续担当。
与李锦记一起种下土味情“花”,共建土壤修复生态示范点
风土产风物,风物生风味
百年民族企业李锦记,在酿造生产酱料过程中,也清楚出色的酱料,源自每一种天然精粹的原料,更离不开良好的土壤环境:从选种到耕种,从收获到酱料之中,李锦记对每一种原材料都有新鲜度的追求与坚持,对种子发芽成长的土壤也要求极高。以李锦记辣椒酱料为例,从研究辣椒种子,到选择适合种植的土壤环境,李锦记都始终坚持严格标准的原料生产准则不动摇。
其实,一直以来,李锦记都培育有原料生产基地:对土壤、种子、种植过程、农药使用严格控制,并取得良好农业规范(GAP)认证,从采收、抽样、验收、加工、包装、运输等各环节严格管控。目前有96%的原料供应来自原产地,93%的原料供应商经过严格的现场审核或驻厂监控。
企业生产通过对土壤的循环利用,实现可持续。那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修复保护土壤呢?活动现场,成都市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的专家魏蔚介绍,地球上95%的食物都来源于土壤,土壤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。“可以堆肥,补充土壤腐殖质、有机质、微生物等”“生活垃圾,塑料制品,包装袋,废旧电子产品,电池等请分类入垃圾箱。”“了解土壤,传播土壤知识,让更多人保护土壤”……五花八门的答案是大家践行“造福社会,共享成果”可持续消费观的外在体现。
成都市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的专家魏蔚讲解后,参与者分享的笔记
种在花盆中的生物多样性
李锦记对土壤极致的追求,也影响着社区居民对土壤的保护。在修复完成的土壤上种植岷江蓝雪花——这是30余名土壤环保志愿者的一个下午,他们在李锦记希望厨师的帮助下,共同打造李锦记土壤修复生态示范点。
在李锦记希望厨师的协助下,居民们完成土壤修复点的初建
而就在活动开始前一周,这块示范点上还有一棵枯树,与旁边郁郁葱葱的小树林相比,显得十分不合群。为充分利用好土壤,实现人与自然的“春和景明”,李锦记对这棵枯树进行了修剪移栽,希望厨师作为环保志愿者,对原有土壤松土、铺新土进行修复以适应新的植物种植。
“岷江被称为成都平原的母亲河,在辽阔的岷江河畔生长着一种艳丽的蓝色小花,它就是岷江蓝雪花。” 成都市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的专家魏蔚介绍道,人类的活动、生态环境恶化等对岷江蓝雪花、岷江河谷生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都有一定的影响,希望通过这次活动,能够引起大家保护本土特色植物,推广被誉为“蓝精灵”的岷江蓝雪花,实现可持续。
春生万物,大家种下希望,静待“种花开”
李锦记中国企业事务总监赖洁珊女士介绍,可持续“李”想计划,是李锦记联合成都市成华社区发展基金会天府社创中心专项基金、GEO+可持续发展共同发起的一项旨在向公众传播可持续消费理念,倡导环保、绿色的长期公益项目。截止目前,该计划已在成都落地两场活动,从水资源保护、垃圾分类实现“零废弃”等方面加深了公众对可持续发展消费的理解与认知。未来,李锦记将继续依托这一计划持续走进社区,走进校园,通过更多线下科普活动打造系统完整的可持续消费课程,让可持续回归生活,现于生活,反哺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