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数据营销应尊重消费者
日前,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19年大数据“杀熟”调查结果,结果显示,过半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“杀熟”的经历,但是体验调查表明,大数据“杀熟”现象并不是那么严重。《中国消费者报》对北京市消协秘书长杨晓军进行了专访。
日前,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19年大数据“杀熟”调查结果,结果显示,过半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“杀熟”的经历,但是体验调查表明,大数据“杀熟”现象并不是那么严重。《中国消费者报》对北京市消协秘书长杨晓军进行了专访。
“消费环境就是发展环境,消费环境建设关乎到社会发展的大局。”杨晓军认为,目前,改善消费环境,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,拓宽消费领域,已然成为社会完善消费政策、提振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。
30多年前,《消法》起草的时候,有一个人破天荒地提出了“假一赔十”的惩罚性赔偿原则,为消费者与假冒伪劣商品斗争提供了一柄“利剑”;30多年后,他仍然没有选择停止,而是继续高悬惩罚性赔偿利剑,站在消保维权第一线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鼓与呼。这个人就是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会长、《消法》主要起草人河山。
访谈嘉宾:杨晓军
访谈嘉宾:杨晓军
访谈嘉宾:杨竖昆
访谈嘉宾:邱宝昌
访谈嘉宾:吴景明
《中国3.15访谈》是中国消法研究会、消费者网联合推出的一个消费指导类高端访谈栏目。栏目以"保护名优、打击假劣、引导消费、净化市场"为宗旨,邀请中消协原秘书长、《消法》起草人等权威专家学者及国内知名媒体人担任主持人,对一些知名企业、诚信典范等进行面对面访谈,直面探讨消费热点、难点问题,真实展示企业经营理念及做法,努力做到指导消费、引导消费者……
栏目主编:刘海宏
联系电话:010-88820877
收稿邮箱:xfzw315@126.com